提 升 考 照 率 計 畫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98.09.21行政會議通過

 

壹、實施依據

一、    依行政院勞工委員會中部辦公室「職業訓練辦法」辦理。

二、    依「在校生工業類及商業類技能檢定」辦理

三、    依「全國技術士技能檢定」辦理。

四、    依「即測即評學科測試與即測即評即發證」辦理。

五、    依「TQC企業人才技能認證團體報名」辦理

 

貳、實施目標

一、因應各職類的證照提升,落實學校本位發展。

二、加強各項檢定課成提升技能檢定及合格率,使每一學生畢業前至少獲得相關丙級技術士證兩張以上,以達就業需求。

三、實施技能補救教學,輔導技能學習落後學生達丙級水準。

四、凝聚教學團隊動能,創新教學專業效能。

 

參、實施原則

一、共同參與:親師共同參與組織再造的規劃。

二、合作分享:凝聚學校各團隊新的合作觀念。

三、激勵創新:行政團隊激勵教師的專業創新。

四、自主運作:強化學校本位課程實施的內涵。

五、遠景發展:顧及未來學校教育活動的趨勢。

 

肆、推動小組

98年開始由實習處推動各項檢定職類的考試,及檢定職類的加強訓練,為提升本校考照通過率,藉擬此計畫以利推動日後的各項規劃。

小組成員:

組長:高淑玲 組長---------統籌實習處所有業務執行及監督

組員:楊美怡     ---------各項職類的報考及報考資料彙整、其他業務執行

      曾意航     ---------協助資料彙整及成績發放、其他業務執行

 

 

伍、現況分析

  本校地處偏遠,學生學習成就低落,如何加強學生技能學習及提生學生學習意願是當務之急。規劃學生學習目標及如何有效學習是我們的首要任務。

  在日後技能教學裡希望可獲得一致的共識,以達提升考照率的效果,說明如下:

  一年級:以學習一般課程及各科基礎科目為主,使同學具備正確的工作態度與價值觀,並奠定各科基礎之專業知識與技術能力並輔導參加技能檢定,取得第一張丙級證照。

  二年級:以著重基礎學科之延續及進階專業科目之學習,進一步取得另一張丙級證照。

  三年級:以實用及升學課程為主,統合專業課程及技能加深,輔導參加乙級檢定的可行性,並加強就業輔導。

 

陸、實施方式與辦法

一、    教學統一化:在術科教學上,可統一擬訂方法,勿一師一教法,造成學生困

擾。

       實施事項:1.擬辦校內教師研習,增進教學上的統一性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.擬固定時間召開各職類科會議,以增進教學上的困難點進行解

決與更改

二、    利用早自習或自習時間排定相關檢定題庫的練習及考試,讓學生在不斷的練 習下,使學科通過率提高。

      實施事項:1.擬於學科考前,進行模擬抽考,以增加學生應考能力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.請各班導師,利用時間加強學科測試

三、    內化團隊的使命感:激發團隊合作潛能、視學校發展為己任。

     實施事項:1.固定召開會議,提出相關問題進行討論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.集思廣益,激發團隊間的教學創意,對學生及教師接受益

四、    落實學校本位管理:提昇教學專業品質、營造優質校園文化。

     實施事項:1.請各職類科老師,將教學創意化,以増加學生上課興趣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.規劃校內達人比賽,讓教學與比賽相互配合,使校內學生間形

成良好的競爭力,如(口布達人、切菜達人、打字達人..等)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3.藉由比賽選出優秀人選,進行培訓參加校外競賽,增加學校曝

光度以利招生

五、    實作課請各任課專業老師加強術科方面的領域,透過實作課的實際操作加深學生的技能。

     實施事項:1.將術科帶入期末考試,增進學生臨場感

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六、    統籌考前開課計畫:於學生收到術科通知單後,安排考前衝刺班,以學生自費方式加強輔導。

建議事項:1.加強輔導課採自願性,但擬請各班導師多勸導各班同學參加,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以增加通過率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.於課後開設相關職類輔導課,加強同學術科技能,增加考照通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過率。

 

七、    寒、暑假技術加強班:於暑假期間安排未通過考試的學生,以學生自費方式加強輔導。

實施事項:1.如各職類科應考職類皆通過證照考試,擬請增加一些乙級課

程,輔導學生參加,對未來升學極有幫助

 

 

柒、預期效益

1.  學生多元學習表現提升

2.  促進具有學習潛能之學習成效

3.  藉由各項的實施方式,提高證照的通過率

4.  可提升本校學生學習技能的表現

5.  課程規劃配合產業發展趨勢。

6.  搭配課程輔導考照,並培養學生跨領域應用的能力,提升學生就業競爭力。

7.  培育學生學習職場新知識與技能,以符合產業界所需技術人才。